一口隔夜拌菜絲 竟引發63歲大爺休克搶救!
5月23日上午,四川省人民醫院急救中心收到身體非常危急的張大爺。
隨行家人告知:“早上吃了昨晚剩下的涼拌菜絲,沒過多久老人就又吐又拉,還發熱暈厥!我們一看不行趕緊送醫院來了!”
“老人被送來時神志淡漠,發燒到39℃,”「四川省人民醫院急救中心副主任醫師」蘇明華回憶道:“檢查顯示,血壓已經掉到了66/40mmHg,HR 140次/分,考慮感染性休克,我們立即對患者展開快速補液擴容!
完善檢查后,老人被收入EICU治療,期間一度還出現了心、肝、腎等多器官功能障礙表現。
誰能想到一口小小的涼拌菜竟然差點要命?令人欣慰的是,經積極治療,張大爺目前病情好轉已經轉入普通病房。
吃隔夜涼菜出事 這樣的悲劇已不止一次發生
就在最近 67歲的杭州黃大伯(化名) 因吃了一盤隔夜冷藏的涼拌黃瓜 導致細菌感染引發的膿毒血癥、感染性休克
為啥涼菜隔夜就變“毒” 哪些人不宜吃?
美味下飯的涼拌菜隔夜怎么就“有毒”了?
蘇明華醫生解釋到:“我們所說的涼拌菜,常見的是素類涼拌菜,它們的制作方式一般只是洗凈了直接用或是短暫焯水后,再加入調味品拌制而成,其主要存在兩大風險!
01 未經高溫烹調
和熱菜相比,涼拌菜大多缺乏高溫處理。即使食材經過焯水處理,但為了保證口感,時間也非常短,所以殘留的細菌微生物相對會比較多,而夏天氣溫高、濕度大,更容易加速細菌繁殖。
02 受衛生、儲存條件影響大
倘若制作過程中,因衛生條件差或操作不規范,如制作涼拌菜的原料沒有洗凈,或做好后儲存時間過長或儲存溫度不夠低等,都會給致病微生物的繁殖創造條件,并且亞硝酸鹽等成分升高超過安全范圍,也危害身體健康。
一般情況下細菌性食物中毒會造成腹痛、腹瀉、嘔吐等急性胃腸炎癥狀。
但蘇明華醫生提醒這些人群:
年幼、身體虛弱的中老年人或者自身免疫有缺陷的人群,比如如合并糖尿病、免疫缺陷、營養不良疾病的人群等。
以上人群應謹慎進食生、冷、辣食物,減少誘發細菌感染、急性胃腸炎等疾病幾率,進而減少原發疾病加重風險。
安全食用涼拌菜 一定要“過五關”
難道咱們和涼拌菜從此是“路人”了?
想要安全食用涼拌菜 一定“闖過”以下5個關:
選材關 食材要新鮮,到正規超市或農貿市場購買。 清洗關 去除蔬菜根部、壞葉等不能食用的部分,用流水沖洗2~3遍,除去表面泥沙等雜質; 再放入清水中浸泡10~20分鐘,可**大部分農殘 ;最后再用流水沖洗幾遍。
加工調味關 以下幾種食物需要先焯一下再涼拌 :
★ 1.草酸含量高的蔬菜:
比如菠菜、蘆筍、芹菜、秋葵、苦瓜等,這類蔬菜含有較多的草酸,直接涼拌易與鈣結合形成難被人體吸收的草酸鈣,從而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。
其次,它們澀味感較強,焯燙可除去大部分的草酸和澀味。
★2. 淀粉含量高的蔬菜:
淀粉含量高的蔬菜比如蓮藕、山藥、土豆等,焯燙可使其變脆,口感更佳也利于消化。
★3.豆腐絲、豆干等豆制品:
其蛋白質含量較高,容易腐敗變質,焯燙后更安全。
調味關 盡量少用色拉醬、蛋黃醬等調味,它們不僅熱量較高,也容易滋生細菌。
建議加一些醋和蒜,可抑制微生物的繁殖,還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護維生素C不被破壞,促進鈣、鐵離子的吸收。
保存關 涼拌菜應現吃現做,放置時間不要超過2個小時。也不要續菜(繼續添加新菜進去)。
最后蘇明華醫生提醒 ↓ 冰箱不是保險箱
比如大名鼎鼎的“李斯特菌”就是一種超級耐低溫的菌,一旦被感染,也非常致命。應該盡量做到現買現吃,適時給冰箱做個大掃除。
夏天要吃得安全健康,最主要的是要做到吃得新鮮。
來源:成都商報四川名醫
|